什麼是梅尼爾氏症? 如何治療及預防? 梅尼爾氏症緩解5招一定要學會!
什麼是梅尼爾氏症? 如何治療及預防? 梅尼爾氏症緩解5招一定要學會!
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又稱內淋巴水腫、耳水不平衡,是一種耳部的疾病,主要由內耳淋巴水腫引起。最早由法國醫師 Prosper Meniere於1861年發表,他描述一群眩暈病患,在頭暈發作的同時,伴隨有聽力減退和耳鳴,並認為這個疾病跟耳朵的內淋巴水腫有關。梅尼爾氏症的成因還未釐清,推測是內耳淋巴分泌過多、回收過慢、循環不好,導致內耳淋巴液過多的內淋巴水腫。這種壓力改變就會影響前庭系統,讓其平衡功能異常,最常見的症狀是突然感到眩暈、還會伴隨噁心、嘔吐或全身冒冷汗、耳鳴、耳悶塞感和聽力下降等,以下是主要症狀的具體情況:
梅尼爾氏症的症狀包括:
- 眩暈
患者完全不能預期、控制眩暈時間。眩暈時間維持20分鐘以上,甚至幾小時到一整天。嚴重眩暈可能還會讓人噁心、嘔吐。
- 耳鳴
雖然會產生耳鳴,但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不一樣。患者感覺耳朵內有鈴聲、嘶嘶聲、鳴笛聲、吵雜聲、轟轟聲等,梅尼爾氏症的耳鳴通常是較低頻率的聲音。
- 聽力受損
初期患者聽力會時好時壞,當時間變長後,大多數患者會遭遇不同程度永久的聽力受損。
上述症狀通常會開始於單側耳朵,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是雙耳同時發作。症狀發作後,不適感會完全消失,直到下次發作。發作完通常會感到非常疲憊,許多人會在一年內反覆發作,之後次數會逐漸降低甚至消失,也有部分個案發病的情況持續數年。
梅尼爾氏症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族群於 40 至 60 歲的成年人,其中男女比例約是1:1.3。發作起來沒什麼預兆,一但發作就是嚴重的眩暈,如果患者是上班族或者學生,真的會感到非常困擾,因為只要發作幾乎沒辦法正常工作或學習,不了解這個疾病的人,甚至可能認為患者在偷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梅尼爾氏症的成因
梅尼爾氏症的成因還沒有被完全了解,有醫學專家推測,有可能是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這壓力改變影響前庭系統。人體要維持平衡,除了視覺以及本體的感覺外,內耳的前庭系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只要轉頭或移動,內耳前庭系統的淋巴也會跟著流動,讓耳石也跟隨移動,內耳中的毛細胞纖毛也因此產生移動,就會發送出訊號,告訴大腦說身體現在正在移動了。因此當前庭系統受影響,就會出現眩暈這些症狀。
梅尼爾氏症的成因雖然未完全明朗,但醫學上有些統計,一般認為以下的人會容易發生梅尼爾氏症:
- 免疫系統有問題
- 過敏
- 頭部外傷
- 偏頭痛
- 腦膜炎
- 家族史
大多數醫生認為梅尼爾氏症的原因不是單一,而是多種因素結合造成。
梅尼爾氏症的預防
梅尼爾氏症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但根據一些患者的經驗,認為以下的方法對他們的病是有幫助:
1. 避免飲酒及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濃茶、咖啡、巧克力)
2. 飲食上盡量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及高鹽食物,要多吃蔬果。
3. 不要熬夜,要有充足睡眠,適當減壓。
4. 戒煙。
5. 睡眠要充足,不要過度勞累。
何時要就醫?
如果你是初次頭暈,建議還是先去看醫生最好。雖然梅尼爾氏症會造成頭暈但不會致命,不過頭暈不等於梅尼爾氏症,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造成。有些其他原因造成的頭暈,可能是會致命,要排除心血管疾病、中風、腫瘤等嚴重疾病,以防萬一。
梅尼爾氏症該如何治療?
梅尼爾氏症目前無法治癒,但已有不少方法可以用來緩解、控制症狀,包括藥物、手術等。
- 藥物治療:使用抗暈藥或鎮定劑。
- 內淋巴囊手術:內淋巴囊負責管理內耳淋巴液分泌的多寡。透過手術,可藉由減少分泌淋巴液,或增進淋巴液的吸收,減輕眩暈症狀。
- 內耳迷路切除術:將患有梅尼爾氏症那一側的迷路(第 8 對腦神經)切除,通常該手術是在病人受影響的那耳聽力幾近喪失或完全喪失時才建議施行。
- 前庭神經切除:內耳的前庭神經負責維持人體平衡,這手術能改善眩暈,又能保留發病耳朵的聽力。
- 低壓脈衝波治療:先在外耳放置壓力管,在用低壓脈衝波經中耳一路傳到內耳,達到按摩內耳的功效,使內耳壓力釋放,減輕梅尼爾氏症的症狀。
- 局部注射:使用具內耳毒性的醣胺抗生素,破壞前庭黑細胞,達到迷路切除的功能,但有3成病人會出現聽力衰退的副作用,因此該治療不建議聽力正常的病人使用。
梅尼爾氏症發作時可以怎樣緩解?
梅尼爾氏症發作的眩暈可能會讓你失去平衡,因此只要你感到症狀到來,就要試著做以下的事:
1. 馬上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摔傷
2. 閉上眼睛,或眼睛嘗試注視著一個眼前固定的物件
3. 不要快速移動或轉動頭部
4. 如果必須移動的話,請小心緩慢地移動
5. 如果手頭上有醫生處方的抗暈藥,可先吃一顆
當症狀發作過後,嘗試慢慢移動,讓視覺以及其他感覺,協助你恢復正常的平衡。
梅尼爾氏症患者可以開車嗎?
梅尼爾氏症危險的地方,就在於症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作。但如果要因此就完全避免開車,似乎也有點矯枉過正。如果要開車、游泳、登山,或者是操作危險的機具時,最好讓旁人知道自己的狀況,並且知道如何在症狀發作時協助你,但因為每個人的風險不一樣,建議要與主診醫生討論。
如果想收到更多健康資訊,請追蹤+01資訊網 Facebook專頁